我们很多朋友信奉:湿气重,常拔罐,无湿一身轻!却是拔罐是很好的祛湿方法,很多人其实体内都有湿气,尤其是夏季的炎热气候以及人的生活、饮食习惯注定了一不小心就被湿气趁虚而入,因而,很多人会选择去拔罐,但是拔罐的常见2个反应以及5个误区大家要认识!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拔罐的两个反应
(一)拔罐后的正常反应
拔罐的原理其实是利用罐体内外气压差来实现把体内湿气拔出来,所以病人会觉得局部有牵拉、发胀,发痛感等感觉,这些都是正常现象。而起罐后相应部位出现潮红或紫红或紫红色疹点等,一般一周时间会自动消除。

(二)拔罐后的异常反应
如果在拔罐过程中有灼热感,就要检查是不是有烧伤,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那说明你不适合拔罐,比如:头晕、恶心目眩、心悸等症状,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停止拔罐,取下罐子,然后平躺休息。如果严重的会出现晕厥,脉搏微弱,出冷汗,这种情况应该马上停止拔罐,平躺,然后可用卧龙散或通关散吹入鼻内,连吹2-3管,待打喷嚏数次后,神志即可清醒。

拔罐有哪些误区?
误区一:“火罐和洗澡,一个也少不了。”
很多人拔罐后马上就去泡澡,称之为“火罐和洗澡,一个也少不了。”确实拔完罐泡个温水澡非常舒服,但是错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。因为拔火罐后,对应的患处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,非常脆弱,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、发炎。更要不得的是拔罐后洗冷水澡,导致寒气入体,容易感冒,因为拔完罐的时候毛孔打开了。因此,小编建议:掌握好拔罐与洗澡的时间,不要拔完就洗澡,至少隔6小时,尤其是冷水澡。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误区二:拔罐时间越长效果越好
拔罐时间越长越好吗?肯定不是,我们一直奉行合适的就是最好的,其实拔罐也是,因为拔的时间长了是损伤身体的,尤其是对皮肤。拔火罐时要根据火罐大小、材质、负压的力度不同,人的年龄结构,灵活调整时间,一般是以从点火到起罐不超过5-15分钟为宜,避免发生起疱。超时的结果是会伤害到皮肤引起感染。因此,小编建议:掌握好拔罐时间,合适的时间是最好的5-15分钟范围内,时间长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误区三:同一个位置反复拔效果好
很多人拔罐要求拔同一个位置,认为这样才有效果,但是,如果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医生拔罐椅板都是不会在同一个位置,主要是为了保护皮肤以及拔罐的效果,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罐对患处的皮肤会造成严重伤害,有的会长时间皮肤感染,而且对身体也不好,因此:小编建议大家,不要同一个位置反复拔罐,可以更换,一直拔一个地方,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误区四:频繁拔罐除湿快
拔罐虽然是个很好的除湿方法,偶尔拔一拔,腰不酸乐,腿不疼了,效果很明显,但是我们并不主张经常拔,它只是一种手段。如果身体好,湿气不重,不建议大家经常去拔,如果长时间劳作身体疲劳,可以去拔一拔解乏,也仅仅是保健,最好一周不要超过3次。因此:小编建议大家,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拔罐解决,频繁拔罐,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误区五:哪里疼拔哪里
拔罐我们都会告诉师傅我哪里怎么样怎么样,然后他会根据你的描述进行安排,因为每一种症状以及部位都是有特定的选择位置,所选治疗部位要视所治疗的目的而定。有些毛病比如:软组织损伤、风湿痹痛、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,如腹痛、背腰痛、胃痛等,可以哪里痛拔哪儿,哪里不舒服拔哪儿!但是有些毛病需要其他穴位配合才能达到效果。但小编建议:也需要配合其他特定的穴位,如腰痛配合委中穴来治疗。所以不要哪里疼拔哪里,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

小编有话说:
拔罐是一种非常好的除湿气的手段,也深受广大群众喜爱,但是我们在拔罐的时候要学会分辨2个反应,才知道是否拔得对!并且跳出5个认识误区,否则小心别拔“虚”了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拔罐带来的好处!
对此,你学会了吗?欢迎评论交流!
本文参考《百病起于寒》,图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!
#拔罐#